Blog
Who do you want to get coached?


Who do you want to get coached?
GOT QUESTIONS?
Call Us 4008 740 029
Info@glocoach.com
Great, to get started we need some contact details
GOT QUESTIONS?
Call Us 4008 740 029
Info@glocoach.com
We Coach. We Advise. We Share.
Compact Coaching Program
2 * 90 minutes coaching sessions
Benefits:
Standard Coaching Program
6 * 90 minutes coaching sessions
Benefits:
Premium Coaching Program
12 * 90 minutes coaching sessions
Benefits:
GOT QUESTIONS?
Call Us 4008 740 029
Info@glocoach.com
GOT QUESTIONS?
Call Us 4008 740 029
Info@glocoach.com
GOT QUESTIONS?
Call Us 4008 740 029
Info@glocoach.com
We will contact you regarding your request as soon as possible.In the mean time, why not take a look at our free resources?
We will call you on during working hours as soon as possible.In the mean time why not take a look at our free resources?
We will contact your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responsible as soon as possible.
We should have you and your collegues up and running in 2 to 3 weeks.
For now, why not take a look at some of our free resources?
Great Choice! Choose your payment method to complete your subscription.
GOT QUESTIONS?
Call Us 4008 740 029
Info@glocoach.com
Go to your email inbox to log into your new dashboard
GOT QUESTIONS? TALK TO US
A公司经过15年的努力,在某个医疗细分领域做到排名前三,但是从2015-2017年,公司的营业额止步于XX亿不前,某些产品线甚至出现小幅下降,年增长率落后于行业的第一梯队的其他公司。
为了推动销售的成长,总经理召集各个部门管理层一起想办法,大大小小的会开了无数次,一直形不成决议,虽说各部门一直在尝试各种方法,但效果不明显。
经过访谈,了解到
上述情况,你们是否觉得似曾相识?
那么销售额无法取得突破,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呢?
大家都知道,一切问题都可分为两个维度--人的方面和事的方面。
在群策群力时,特别应该关注两个方面:
主动担当
团队共创
第一项“主动担当”是第二项的基础。主动担当如果做不到,想要团队共创基本是不可能的。
如果你仔细看看上面各个对象的表述,都没有提及自身的问题,都是在寻找其他部门或人员的不足。
这在企业中实在太常见了,因为这样可以让自身承担的压力轻一些。然而,这种做法的害处是显而易见的,它会破坏团队合作,使部门和部门之间形成隔阂。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,只会产生一种结果,即推诿并且相互扯后腿。
就是问题的分析和解决。应特别关注问题解决的步骤:
先明确问题
再分析原因
最后寻找答案
必须一步做完再做下一步。以上述访谈为例,你会看到不同人员对问题的关注是不同的。
以销售总监的表述为例:我们的竞争对手新品推出的速度比我们快。
请大家思考,这个究竟处在上述三个步骤的那一个?是不是已经在第二个步骤“分析原因”了?设想如果大家还没有就问题的理解达成一致,就开始分析原因,必然会是“各说各话”,因此形成统一的认知就成了必然结果。
至此,我了解到他们在人、事两方面都欠缺必要的知识和思考框架。我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去帮助他们。
至此,我了解到他们在人、事两方面都欠缺必要的知识和思考框架。我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去帮助他们。
那我们先来明确问题。请问大家,你觉得该公司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?请大家认真思考两分钟,然后在一张纸上写下你对问题的阐述。
这是我最认为最有用的一个方法。当大家把心中所想写在纸上,必然会促使大家对此有更深入地思考,而且将团队成员每个人的纸上内容进行比对,更能直观体现大家对问题是否理解一致。
那么你在纸上写下你对问题的阐述了吗?让我们一起看看,该企业的管理团队是怎么写的:
相信应该没有人会说“一致”吧。非常正确,那么怎么才能明确问题,并最快地达成一致呢?
呃,这个有点难回答了,是吗?那我给大家说说
什么是问题问题该怎么表述
问题就是现实和目标之间存在差距,而这个差距让你觉得不可接受
经过我补充介绍,该企业的管理层再次探讨,并且再次在纸上写下自己对问题的阐述,这次大家对要解决的问题达成了一致
“我们管理团队需要将 XX 产品线,在 2018 年,将其在中国的销售额从 2017 年的 XXX 提升 15%,根据目前的趋势预测,到年底我们大概会下降 1%。
从问题的分析上,很多公司常用的做法一是经验法,二是头脑风暴法。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很难确保所有的原因都被列举出来。
从该企业的例子中看,里面包含了很多原因。例如
虽然这些原因都有一定的相关性,但是当我们反问自己,如果这些都解决了,就一定能实现销售额 15%的成长吗?似乎答案也并不是确定的。
为了使我们能够列出所有的原因,我介绍大家麦肯锡的 MECE 概念( Mutually ExclusiveCollectively Exhaustive)。举例来说,我们先给出个思考的框架,例如,人机料法环,以这个构建鱼骨图,然后对每个分支尽可能多地想点子。
对于销售问题,怎么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思考框架呢?我问了管理团队一个问题,“要持续扩大销售额,哪几件事必须做好?”,销售总监不假思索地道
当然,一开始提到的那些因素也挺重要。于是,一个 MECE 的框架就此成形
由此,该企业的管理团队迅速在之前的原因之外,又提出了若干原先没有考虑到的原因:
请注意在当我们运用简单的框架性思维后,你明显可以感觉到大家的视野一下子被打开,而且经过一番探讨后,大家觉得后来提出的原因中,标注颜色的对于我们提升销售业绩的作用更为直接。
在前一步骤中,大家列出了不下 40 条原因,很显然,要对这些所有的问题都设定行动计划,既不现实也缺乏专注。
那么怎么进行选择对哪些原因制定对策和行动方案呢?
如果仅凭经验法,投票法,这些都不能确保选择对合理性。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?
将所有的原因分别罗列在 X 轴和 Y 轴,然后将 X 轴的每个原因和 Y 轴上的每个原因进行逐项比对,如果比对下来是“因”,则得分-1,如果对比下来是“果”,则得分+1。
举例:
原因 1: 不关注新客户开发
原因 2: 缺乏给客户做咨询式销售的能力
原因 2 是原因 1 的果,原因 2 得分+1,原因 1 得分-1。
将比对全部完成后,分数加总,会得到每项原因的综合得分,将最高分除以 2,得出临界值上限,最低分除以二得出临界值下限,得分在临界值下限以下的就是根本因。
找出了根本因,就可以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了。
刚刚上面介绍的部分是对“事”的解决步骤。对于人的方面的关注贯穿于每个步骤。
我实际的操作是在问题分析的步骤一、二、三,每个阶段,我都会设定一个团队讨论时间。每当 时间到时,我会喊停,不出意料的话,机会任何一个团队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达成该步骤都产出。
此时我会问大家
这个环节会重复出现在每个阶段回顾的第一段,然后才是“事”的进展细节。
通过一轮轮地讨论,团队会逐步发现团队的合作越来越顺畅,而阶段性团队工作成效也显著提升。
通过几次循环,团队就会切身感受到这个改善对于团队效率提升带来的帮助。